孟凡玉 课程:2
【讲师简介】
孟凡玉
成都教科院附属中学英语教研副组长,大成班、竞赛班英语老师。成都高新区高中教坛新秀、高新区优秀教师。国家级和四川省市区级赛课及命题评题比赛一二三等奖获得者;多次承担成都市数字学校示范课,以及市区级讲座;《川教频道》、四川省考试院公众号特邀专家,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次;市区级课题若干。多篇论文获成都市论文一等奖。曾获国家教育部留基委全额奖学金公派美国、香港,华中师范大学百佳荣誉毕业生。
【课程简介】
本课聚焦于提升高中英语课堂效能,尤其强调细读指导下的教学实践。内容涵盖五大部分:首先,通过高考真题示例,讲解细读教学的融入策略;其次,诊断日常阅读课程,探讨面临的教学挑战;再者,分析教材中标题类型及其对阅读导入的积极作用;随后,分享一例40分钟常规课堂中实施的五步阅读教学法;最后,探讨如何将阅读教学拓展至词汇、听说及课外阅读等多方面。有效阅读应基于理解语篇意义而非单纯逐字翻译,利用英语形式结构特点进行深度理解,通过具体题目分析,展示解码作者意图的重要性,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。
在第二堂课中,孟老师深入探讨了基于第一堂课所学的阅读理解与解码技巧,指出日常教材阅读课堂设计中普遍存在的三大误区:过分侧重内容理解而轻视语言形式的教学、不恰当的整句翻译使用,以及过度依赖脚手架策略限制学生自主阅读能力。这些误区导致学生缺乏有效的语言形式训练,影响其阅读理解和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。为解决这些问题,孟老师推荐采用标题教学法,强调通过标题解码提升学生兴趣与理解力,并通过阅读与写作训练,引导学生学会用英语准确表达思想与意图。最后,呼吁教师们重视并积极改进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,以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。
第三堂课程教会教师如何利用2019年外研版新版教材,深入剖析教材标题的常见结构,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结构指导学生进行文章预测和设问,特别强调了对单元标题与单篇课文标题中名词短语、动宾短语和疑问句型的分析,并指出教师应根据不同标题类型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。通过实例,如帝王蝶迁徙和韩干画马的文章标题,展现了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,旨在培养学生的标题敏感度、自主学习能力及批判性思维。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标题背后逻辑关系的重要性,以及激发学生思考的能力,旨在全面提升学生对文章标题的理解和运用能力。
第四节课,孟老师详细介绍了系统化的教学方法,重点针对阅读和写作活动的设计与实施。教学过程分为五个步骤:关注核心词汇、追问为什么、呈现完整标题形式、师生互动以及反思与自我修正。通过具体课例,如“The Secret Language of Plants”和“Making the Difference”,展示了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,从理解核心概念到提出问题,并通过阅读和思考来解答问题。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发挥观察和指导作用,注意学生的回答方向,鼓励表达个人见解,并通过提问促进学生对语言、文本结构和文化层面的理解。强调了作业设计的重要性,应紧密联系课堂内容,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学习成果。整个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步骤,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、批判性思维,以及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。
第五节课,孟老师强调了词汇学习、听说训练及课外阅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。通过分析教材标题,引导学生捕捉关键词以实现词汇的系统学习。利用英语词源知识加深学生对核心词汇的理解,并通过视频观看、艺术讨论等活动,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。在听说教学中,利用单元标题激活学生背景知识,结合阅读理解训练提升学生对文章结构和语言形式的敏感度。此外,介绍了设计细读单的方法,帮助学生深化阅读理解并促进课后自主阅读。整个教学过程旨在培养学生从标题到正文,再到新语境下编码与解码的能力,注重语言形式细节的理解,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应用能力。